搜索一下评价中的发展观,共有23238条结果
-
利用《指南》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说明”部分明确指出,制定《指南》的一个目的是“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标签:《指南》,科学育儿能力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9753次
-
“角色”的故事
进入大班阶段后,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明晰,竞争意识逐步增强,相比之前更在意输赢。我们班在开展主题活动“幼儿舞台剧”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会为“谁表演哪个角色”、“谁演得更好”而展开竞争。
标签:角色,故事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4735次
-
经理负责制:让游戏权利回归幼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多次提到幼儿的“自主”.如自主选择、自主结伴、自主决定、自主表达等。据此,我们尝试在中、大班的各个活动区实行经理负责制,真正实现了游戏权利回归幼儿。
标签:经理负责制,游戏权利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454次
-
在“同课异构”中优化幼儿园集体舞教学
集体舞活动不仅需要幼儿理解乐曲、记忆动作、掌握动作的顺序和队形变化,还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因此开展起来比较困难,教师普遍对组织集体舞教学有畏难情绪。针对这个情况,我们确立了以大班集体舞活动“花之舞”为核心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探讨优化集体舞教学的策略。
标签:同课异构,优化,幼儿园,集体舞,教学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1015次
-
最新幼教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10年,普及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是指导我们思想和行动的纲领。 &
标签:幼教政策,学前教育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6132次
-
生态启蒙,绿色引航区域学前教育特色
植根本土、着眼未来的发展定位 随着崇明生态岛建设功能定位的确立,把相对落后的乡村改造成生态文明社区——一场深刻的促进内涵发展的区域社会改革孕育而生。生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崇明教育为生态岛建设服务的主动作为,是崇明教育必须具有的社会功能、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崇明课改本土化实践的选择。
标签:区域教育,学前教育特色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270次
-
四招培养孩子良好的竞争意识
一、要树立幼儿良好的、公平的竞争意识和行为 在案例1中,老师应及时制止程欣小朋友这种不良行为发生,让幼儿知道在同等条件(水平)下凭自己的能力去拿第一才是真正的第一。
标签: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97次
-
幼儿园教师职后专业拓展性培训模式的研究
宋庆龄儿童发展中心在独立承担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依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不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不同,形成了有针对性的五个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即“启航”模式、“诊研”模式、“润悟”模式、“助推”模式、“卓远”模式。
标签:幼儿园教师,专业拓展培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348次
-
种一颗科学的种子在心田——《小多中美幼儿园同步阅读系列:科学种子》有感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正确认识眼前的世界,永远带着好奇心探索更广阔的天地,从而获得更多、更神奇的发现,是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最多的盼望。
标签:科学种子,中美幼儿园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909次
-
教师的进步园长的快乐
一所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园长。然而,善于发现和培养教师,让每个教师都能开心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做出新业绩,却是增强幼儿园发展后劲的最为重要的关键因素。
标签:教师,进步,园长,快乐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