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办公室行为规范,共有11545条结果
-
幼儿园该如何面对“个性”家长
幼儿园除了满足幼儿的发展,还有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分外之事。面对一些比较“个性”的家长,更需幼儿园指导教师艺术而充满专业素养的应对。 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是家长最不放心、最为呵护的年龄阶段。每个家长
标签:家长,引导,个性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887次
-
有效倾听——走向幼儿心灵的桥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心声,教师和家长要走近幼儿,耐心地去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对幼儿的心理需求做出及时而细致的处理,抓住最佳教育时机,解决幼儿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标签:有效倾听,幼儿心灵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3854次
-
如何提升办园品质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lO]4l号)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标签:办园品质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679次
-
观察 理解 指导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这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但如何观察、理解、指导幼儿的游戏,很多教师仍有不少困惑。比如本案例所描述的,当娃娃家有幼儿扮“宠物”时,教师该如何理解和指导?幼儿扮演“宠物”好不好?教师该不该介入幼儿的“宠物”游戏?
标签:幼儿园游戏活动,教师对幼儿的观察理解指导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866次
-
关于活动区观察的“四连问”
既然话题中的困惑源于大班额下活动区环节观察孩子的力不从心,那么也许“谁来观察幼儿”“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为什么观察”等一系列的自问自答,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的幼儿园教育实践现场逐渐找到真问题,并能沿正确路径踏上找寻答案之路。
标签:活动区观察,四连问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60次
-
让幼小衔接在绘本阅读中启航
幼小衔接问题一直是我们幼教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有为幼儿升入小学
标签:幼小衔接,绘本阅读,早期阅读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38次
-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人的认识活动与人的情感是紧密联系的,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的感知、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受到自身和教师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伴随着幼儿的所有活动。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普遍..
标签:数学教育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770次
-
教研活动应关注常态课教学
常态课指教师在自然教学状态下进行的、能真实反映教师常态的教育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常态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由此,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改善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为目的的教
标签:教研活动,常态课教学,自然教学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83次
-
精心打造园本文化 促进园所和谐发展
我园自2000年创办以来,坚持以“爱的教育”为办园宗旨,以创新的精神,追求卓越的姿态,积极构建和不断深化艺术化园本课程,一步一步收获了平、合、真、乐的园本文化。
标签:幼儿园管理,园本文化,园所和谐发展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596次
-
拟人化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摘要:什么是幼儿心理的发展? 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幼儿语言、感知觉、注意、情感、情绪等诸方面的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成才.
标签:拟人化教育,幼儿心理健康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20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