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分享科学,共有10483条结果
-
幼师培训授课思考:做乐学善思的幼儿教师
不久前,本人有幸参与了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幼儿教师引智培训。这次培训I被称为“不出国门的留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幼教专家现场授课。
标签:幼儿教师,培训思考类别:党团文案浏览次数:2505次
-
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
近几年来,随着我园规模的不断扩大,补充了一大批年轻的幼儿教师。尽管她们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对工作的满腔热情,但经验的不足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缺乏,会阻碍她们的成长,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幼儿园的发展。
标签:园本教研,队伍专业成长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404次
-
“幼儿心理健康研究”专题综述
近年来,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而幼儿的心理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在由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副教授钱文主持的“幼儿心理健康研究”专场中,参会者围绕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标签:幼儿心理健康,专题综述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1765次
-
立足本园实际,开展园本研训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点方面。新《纲要》也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而要贯彻《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这就对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签:立足,本园实际,开展,园本研训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191次
-
培植幼儿习惯养成的内生长力--21天家园共育的行动思考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参照这一研究结论,我园提出了"2l天美丽行动"好习惯养成家园合作共育计划,
标签:幼儿习惯养成,家园共育,行动思考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596次
-
“麻雀”和“医生”的故事——亲子阅读活动设计有效性的课例诊断
课例分析式教学诊断是借助必要的媒体手段,运用一定观察与诊断技术,理性地对某一活动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在积极的互动中寻求更有效的对策。
标签:亲子阅读活动设计,课例诊断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054次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动物的项链》
活动目标: 1、喜欢绘本阅读活动,在欣赏与讲述中理解绘本内容,感受数学活动的有趣。 2、学会按物体的颜色及大小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3、懂得并感受与他人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标签: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动物的项链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4510次
-
科学发现室与幼儿园课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志明等幼儿教育专家从美国进修回国,开始鼓励和引导我国的幼儿园建立科学发现室。科学发现室的主要作用是给幼儿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究提供专门的空间和设施。至90年代中期,科学发现室已经在幼儿园得到普及,科学发现和探究一时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的一股新潮。这对于改变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讲解轻发现、重知识轻能力、重集体教学轻个别探究等现象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科学,发现室,幼儿园,课程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250次
-
专题活动区(室)的建设: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十年以来,广大幼儿园已逐步树立起了“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意识,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形成了多种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模式。
标签: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3019次
-
科学发现室与儿童科学活动
作为幼儿进行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究的专门场所,科学发现室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幼儿园建立以来已经基本得到普及。
标签:科学,发现室,儿童,科学活动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97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