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生活常规管理,共有18232条结果
-
培养阅读者——美国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培养项目及启示
近年来,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是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同追求和目标,我国幼教界也非常关注和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将早期阅读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最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标签:阅读者,美国儿童,早期阅读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146次
-
东营区南王屋小学教师积极争做“十大员”
为充分全体教师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生力军作用,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学校校委会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弘扬时代新风,发扬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精神,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争做“十大员”。 一是争做教育..
标签:教师职业道德精神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037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好玩的“拍花箩”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好玩的“拍花箩”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好玩的拍花箩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971次
-
引领与支持男教师成长的每个脚步
引领与支持男教师成长的每个脚步
标签:引领,支持,男教师,成长,脚步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99次
-
优秀教师需要做到学会合作
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也必定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因为,一方面,个性使得合作成为必要与可能,另一方面,个性也只有在合作的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学会合作就意味着,对于不同、对于差异、对于
标签:学会合作,教师合作,幼儿园配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00次
-
幼儿观察与评价忌舍本逐末——对当下流行的“学习故事”的反思
“写”与“收集”不能代替“研究”和“思考” 追溯教育发展的历史,教师自愿观察与评价儿童通常是为了“因材施教”,意识到“教”的前提是“了解或理解”儿童,观察与评价是教师思考自己行动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一个环节。
标签:幼儿观察与评价,学习故事反思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023次
-
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再思考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幼儿园课程改革也随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成了教师和园长们比较关心的话题。 一、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
标签:课程改革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605次
-
为什么要支持幼儿园老师家园共育?
家庭教育的地位独一无二且无可替代,早教机构的教育与幼儿园教育都不能取代家庭教育,我们可以说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孩子成长的始终。 对于孩子的教育,本身就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共同努力,家长作
标签:家园共育,家长工作,家长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900次
-
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做现代幼教人
提起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如教育活动、生活活动等,作为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它是我们幼教人每天的必修课,而一日活动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和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一日生活皆课程”,因此作为
标签:一日活动,生活常规,一日生活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652次
-
关于“心情墙”的那些事
3~6岁是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引导幼儿管理好自已的情绪呢?我发现很多幼儿园都创设了“心情墙”,觉得这个方法挺不错,不但可以引导孩子学习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方便教师及时发现孩子的消极情绪,从而帮助他们进行调节或加以疏导。
标签:心情墙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9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