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不要干扰孩子,共有23280条结果
-
教师教育随笔:广告也精彩
教师教育随笔:广告也精彩
标签:教师,教育随笔,广告,精彩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16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教育幼儿不撒谎
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时期,常常把想象力与现实相混淆,幼儿园的教师和父母应帮助孩子渡过这一真假难辨的年龄阶段,但当孩子确定在撒谎时,就须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幼儿不撒谎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466次
-
孩子换牙时适当吃些硬食物
现在孩子们的牙齿普遍比较不整齐。一项普查发现,七八成的学生出现了牙颌发育畸形,其中90%以上伴有牙齿拥挤,有一半因此需要牙齿矫形,也即俗称的“箍牙”。
标签:孩子,换牙时,适当,吃些,硬食物类别:身体发展浏览次数:1503次
-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标签:好动与多动类别:身体发展浏览次数:399次
-
资源共享:最近两周,发现我的儿子经常出现挤眉弄眼的怪动作,是怎么回事?
问:最近两周,发现我的儿子经常出现挤眉弄眼的怪动作,是怎么回事?
标签:资源共享,挤眉弄眼,怪动作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18次
-
解读孩子“暴行”的三大假象
有些宝宝攻击性很强,如经常打别的小朋友、摔东西、欺负小动物、揪别人的头发、咬大人的手……如果宝宝有这些暴力倾向,家长们就要特别注意,防患于未然。
标签:解读孩子,暴行假象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12次
-
情感协助 柔性应对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对死亡问题采取回避态度,但“死亡”这个词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哪怕3岁左右的孩子也有很多接触“死亡”概念的机会,如童话故事、动画片的情节可能是大灰狼被猎人打死了等。
标签:情感协助,柔性应对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91次
-
淘气不是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爸妈不仅不应阻止,而且还应很好地爱护它、培养它。淘气的孩子总不满足肤浅的答案,总爱刨根问底,爱挑刺,这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这是发明创造最需要的一种思维
标签:淘气孩子,好坏标准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202次
-
让孩子爱上阅读
不少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宁愿花大量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也不愿意花时间去阅读,而父母又往往把孩子的这种现象归结于缺乏上进心,不听话。其实孩子是否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与家长是否掌握恰当的方法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哪
标签:阅读,绘本,读书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96次
-
幼儿园大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消防安全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在前段时间发生的各个重大火灾,无疑给我们大家当头一棒,也为我们提个醒。如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让孩子们愉快的生活、学习,让家长放心。我们必须从自身上寻找不足,消除隐患,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标签:幼儿园大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35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