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小动物找家课后反思,共有21832条结果
-
把握自发探索和规范行为的平衡
某早教中心的活动室里,指导教师为2岁至2岁半的婴幼儿投放了一个新的自制玩具——长鼻子大象,玩法很简单:引导孩子把诸如小皮球、乒乓球和小铃铛等材料放进“象鼻”里,然后观察材料的运行轨迹。2岁女孩乐乐和萱萱随家长来到了玩具大象前。
标签:自发探索,规范行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560次
-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闯关取宝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闯关取宝
标签:幼儿园体育,大班体育教案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5012次
-
孩子遭遇园所暴力该怎么办?
近日,少数教师虐待,甚至伤害学生事件屡有曝光,让家长感到震惊和愤怒。但在谴责的同时,许多家长不由得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孩子挨打、受欺负之后,却不跟家长说?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孩子之间,孩子同样也不
标签:幼儿园暴力,园所暴力,虐童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17次
-
浅谈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让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摘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提升游戏对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
标签:游戏,教育价值,基本活动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602次
-
对小班主题活动中幼儿记录的指导
记录活动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表现,特别是在如今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让幼儿学会比较,学会记录,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 实践操作中,我发现:小班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一方面,小肌肉群发育未完善,动手能力较弱..
标签:记录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782次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跟随孩子的眼睛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跟随孩子的眼睛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孩子,眼睛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076次
-
资源共享:两个孩子的故事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即启蒙之师。以下是笔者曾接触到的两个孩子进入陌生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从中可以看出中外家庭不同的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所带给孩子的性格差异及行为差异。
标签:资源共享,两个孩子,故事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67次
-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钓金龟
幼儿教师玩教具制作:钓金龟 制作意图: 1、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锻炼幼儿手脑的控制能力;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育价值:丰富幼儿的手头操作材料,增加幼儿兴趣。 选用材料:废旧蛋糕盒、竹筷、铁丝..
标签:玩教具,控制,合作类别: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浏览次数:3660次
-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小猴爬山折纸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小猴爬山折纸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巩固双正方折法。 2、练习使用剪刀剪直线。 3、会看折叠图进行折纸。 准备: 正方形纸、小剪刀、折叠图样。 活动与指导: 1、老师用正方形纸做一个有趣的..
标签: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折纸,猴类别: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浏览次数:11351次
-
在音乐活动中自主探索
1.倾听――让我们的耳朵更灵敏 以集体、小组等形式,灵活利用各种时间,让孩子或坐、或站、或闭上眼睛,欣赏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听完后让孩子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好听吗?”你会惊讶于孩子的听力:“这首歌曲是轮唱。..
标签:音乐活动探索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2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