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心理问题,共有17663条结果
-
区域活动评价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区域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表现、交流、讨论、学习,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因此,评价成为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区域活动评价的研究,总结梳理出了其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标签:区域活动评价,忽视问题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910次
-
“误读”幼儿的原因及对策——基于区域游戏指导实践的思考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推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与此相呼应,“读懂幼儿”日渐成为幼教人耳熟能详的实践准则和美好愿景。
标签:区域游戏指导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692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我想当排头
周三的下午放学整队时,站在排头的亮亮和他后面的明明突然挤抗起来,两个小朋友你向后拉我,我向后拽你的,互不相让。咦,昨天还好好的,今天这是怎么了?我连忙把两个人拉开来:“宝贝们,你们怎么了?”一直在排头的亮亮先说
标签:随笔,安全,心理特征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133次
-
让每个教师拥有幸福的科研生活——艺术化课程理念下的教科研管理
科研的根本意义在于引领教师不断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继而寻找有效的方法加以改进。
标签:教师,拥有,幸福的,科研生活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54次
-
发挥教研组的核心作用,构建多元化的园本研训平台
在幼儿园实施“园本教研与园本培训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教研组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组织实施各项教研活动,构建了多元化的研训平台,帮助教师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标签:发挥,教研组,核心作用,构建,多元化,园本研训平台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141次
-
试析健康教育在幼儿园生活环节中的渗透——以进餐环节为例
陈鹤琴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在这种“生活化”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幼儿教师应突破以往片面地将健康教育视为“体育活动中的动作发展”、“定期健康检查中的体能测查”等认识局限,充分挖掘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契机,注意从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两个方面人手,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并创造条件给予幼儿健康实践的机会,不断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帮助幼儿逐渐将健康认知转化为健康行为和习惯。
标签:健康教育,幼儿园生活环节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4094次
-
重视游戏经验分享,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游戏分享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讲述、讨论和分享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或碰到的问题和矛盾的过程。作为游戏的延伸和拓展,游戏分享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游戏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签:经验分享,学习能力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166次
-
在游戏和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美国家长越来越接受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获胜于21世纪主要取决于以下六项基本素质:
标签:游戏,生活,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060次
-
幼儿个案分析:老师,我还要玩——从活动安全说开去
幼儿个案分析 老师 我还要玩 从活动安全说开去
标签:个案分析,老师,活动安全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434次
-
家园共育让幼儿爱上晚间盥洗
幼儿晚间盥洗内容包括刷牙和洗脸、洗脚、洗屁股或洗澡。从小让孩子坚持每晚盥洗后再睡觉不仅能保持孩子身体洁净,促进血液循环,提升睡眠质量,还能增强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从而养成晚间自觉盥洗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并使其终身受益。
标签:幼儿园,家园共育,幼儿,晚间盥洗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2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