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心理特点,共有13188条结果
-
抓住课程要素 建设园本课程
由于我国没有全国或地方的统一教材,加之园本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文化适宜性,因此,开发成功的园本课程对于发掘本园课程资源、促进幼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标签:课程要素,园本课程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589次
-
创设适宜的幼儿园生活环境--由"盥洗室里的那些事"引发的思考
在读案例《盥洗室里的那些事》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我所见过的数不清的盥洗室里令教师们无奈、苦恼的场景,案例中的描述真是再生动不过了。
标签:幼儿园生活环境,盥洗室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662次
-
“保护”和“促进”:幼儿园安全问题的两个思考向度
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安全问题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标签:幼儿园安全工作,安全问题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721次
-
高宽课程的幼儿数学教育简介及启示
数学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国高宽课程将幼儿数学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整合,通过适宜的环境与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的主动学习,这对我国幼儿数学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标签:高宽课程,幼儿数学教育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994次
-
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幼儿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实施体育游戏时,从目标的设立、内容的选择到活动的开展,都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把运动、游戏、指导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最优的体育教学效果。
标签:幼儿园体育游戏,幼儿体育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6329次
-
创设“小环境” 改善“大环境”
中看不中用的“玩具"何尝不是无数一线幼儿教师的内心纠结?现实中,越是 “名园”、“好园”,承担的“示范观摩”、“特色展示”等对外开放活动就越多。
标签:小环境,大环境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1044次
-
创新教育从点滴做起
教育正呈现出一系列创新的变革趋势,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的任务已摆到了尤为突出的位置。
标签:创新教育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4320次
-
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教师专业化是20世纪70至80年代国际教育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报告相继出台,如20世纪80年代霍姆斯小组的《霍姆斯报告:明天的教师》和卡内基基金
标签:幼儿老师专业化,专业成长,教师素质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580次
-
学习《指南》,接受“挑战”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艺术”包括两项内容(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四个目标和七条核心教育建议。表述中,教师“教”的成分降低了,而强调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体验、感受周围生活或艺术作品中的美;与此同时,“技法为王”的观念也被否定,突出强调创作主体(孩子)自由、自主的感受与创作表达。
标签:《指南》,挑战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161次
-
数字教育――幼儿怎样学习数学?(二)
二、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 幼儿有没有逻辑呢?皮亚杰认为是有的。儿童通过反省的抽象所获得的逻辑数理知识,正是其逻辑的来源。这里要解释的是,皮亚杰所说的逻辑,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思维的“逻辑”,而是包含两个层面,..
标签:数字教育,数学知识类别:心理特点浏览次数:30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