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环境保护,共有15185条结果
-
“阳光作息”利弊谈——幼儿园秋冬季作息时间调整审议研讨活动
主持人(肖菊红):2009年11月,在调整秋冬季作息时间时,我们发现随着气温的下降,幼儿入园的时间越来越晚,很多幼儿错过了8:00-9:00的晨锻机会。同时我们还发现,秋冬季8:00~9:00的阳光也变得懒洋洋的,这个时间段并不适合幼儿进行晨间锻炼,为了把最好的阳光给孩子,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我园对传统的秋冬季作息时间进行了大调整:
标签:幼儿园,秋冬季,作息时间,研讨活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711次
-
母亲节的起源与由来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今年的5月13日)是母亲节。对于给我们生命的母亲,再多的言语也难表感恩的心情。不管母亲美丽还是平凡,年轻还是衰老,在孩子眼中,母亲永远是天下最美的女人。【母亲节的起源】英国母亲节的发展十七世
标签:母亲节,母亲,感恩类别:人文景观浏览次数:3686次
-
孩子生病三天就要家访的制度是否必要
中班一个孩子在开学一个多月后就住院了。孩子住院期间,教师曾几次打电话给孩子妈妈,希望去看望孩子并了解孩子健康情况。孩子的妈妈每次都表示不希望教师去看望孩子,并告知孩子很快就出院了。
标签:孩子生病,家访制度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782次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虫虫虫虫爬
活动背景: 儿歌《虫虫虫虫爬》简单、有趣,每一幅图画联结起来就像是一幅慢慢展开的分格漫画,陆续出场的角色将儿歌内容一波一波地推进。采用了循环儿歌的形式,有很强的节奏感。
标签: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虫虫爬类别: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525次
-
浅议区域活动中的“介入”——一次现场观察研讨活动引发的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以来,我们开始正视幼儿的“学习问题”,在《指南》的引领下我们学会了转换视角看待儿童的学习,转变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变成以儿童为主体的“学”。
标签:区域活动介入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74次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海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海军 一.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性质,熟悉旋律,学习大胆用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2. 能根据歌词创编“..
标签: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小海军类别: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浏览次数:1667次
-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吃水果
活动目标: 1.知道吃水果的不同方法(削、剥、切)。 2.喜欢动手操作。 活动准备: 1.木偶表演“猴宝宝去果园”。 2.苹果、橘子、西瓜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木偶表演“猴宝宝去果园”。 猴妈妈带猴宝宝去..
标签:小班社会 教案,水果类别: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3503次
-
幼儿园教师关怀的现实样态与发展策略
[摘 要] 关怀是幼儿园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品质。目前幼儿园教师关怀的表现具有明显差异,并呈现三种基本样态。其中,“积极的”教师关怀以尊重幼儿为核心,“错位”的教师关怀体现了教师关怀动机和行为上的偏颇,同时关怀的“缺失”作为教师关怀的另一种样态,也反映出教师关怀意识和认知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标签:幼儿园教师,关怀现实样态与发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524次
-
【幼师成长】好朋友——师幼沟通的催化剂
在幼儿园里,每个幼儿都会有一两个自己的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一起手拉手站队,自由活动时间他们也总是形影不离的,相互了解着,彼此熟悉着.共同成长着。当老师问“23号杯子是谁的”的时候,立刻会有小朋友告诉你他
标签:幼师,沟通,催化剂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67次
-
美术活动中游戏精神的三层转变
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发展想象力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之一,和其他领域的教学一样,教师应以游戏为手段组织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情感、思维发展,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快乐的体验,
标签:美术活动,游戏精神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35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