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学习品质解读,共有16547条结果
-
幼儿园观察记录:学会谦让
观察班级:大二班(白云班) 观察对象:张紫涵性别:女 观察时间:2011年4月22日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背景:
标签:幼儿园观察记录,学会谦让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786次
-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与批判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教育在让幼儿社会化的同时,其自身的教育目的也发生了异化,导致了幼儿主体性及创造性的丧失,割裂了幼儿完整的生活。解放儿童,培育精神自由而自制的人才是常规教育的本真意图。
标签:幼儿园,常规教育,反思,批判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3168次
-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指导方法与示例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
标签:幼儿园教学活动,指导方法与示例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490次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秋天的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标签: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秋天的树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3330次
-
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
本学期中班年段就《如何加强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专题研究,我们尝试在班上创设一个丰富多样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活动区,让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其中自主活动,教师则在此过程中观察、了解幼儿,根据幼儿的差异,个别化地进行指导,使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学习,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标签:区域活动,师幼互动,研究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071次
-
资源共享:为什么很多妈妈都爱对孩子发脾气?
王争艳 首都师范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6-2009;2010-2013)。长期研究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育;完成和正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个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
标签:资源共享,发脾气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734次
-
捕捉幼儿心理——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
捕捉幼儿心理——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
标签:捕捉,幼儿,心理,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4404次
-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等待孩子成长
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短文《等一等》,讲述了一位父亲临终时告诉儿子的一个人生哲理:如果生气,不要马上表现出来,需要等待24小时再做决定。的确,“等一等”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缓冲,然而“等一等”又何尝不是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一种态度和行为呢?
标签:幼儿教师,观察记录,孩子成长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4252次
-
个别化学习材料设计要基于幼儿的发展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游戏特点创设环境与材料,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展开的个别化、自主性、探究性的活动形式,是一种相对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
标签:个别化学习,材料设计,幼儿发展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5646次
-
幼儿园大班学习活动:德沃夫爷爷的森林小屋
幼儿园大班学习活动:德沃夫爷爷的森林小屋
标签:幼儿园大班学习活动,德沃夫爷爷,森林小屋类别: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25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