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学行为,共有15709条结果
-
使过渡环节不再“过渡”
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中有着很多过渡环节,它们应当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它们因被忽视而存在诸多问题。
标签:幼儿园常规养成,过渡环节,不再“过渡”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579次
-
以“符号记录”为舟 授幼儿以“渔”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因此,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尝试运用符号记录法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
标签:幼儿教师教学方法,符号记录,学习效率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590次
-
教育部就修《幼儿园工作规程》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本次修订的有关情况接受了记者专访。
标签: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答记者问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39次
-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脏水变清
一、教学目标: 关注目标: 实地考察被污染的河流、寻找污染源。 知识目标: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及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标签: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脏水变清类别: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浏览次数:2610次
-
实现“研讨与实践”相结合的研训一体化
研训一体主要指教育教学研究与培训相组合,融为一体,努力做到实践与理念的有机结合。
标签:研讨与实践,研训一体化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510次
-
加强“同伴互助” 提高教研质量
学校教研组是研究课堂、孵化“好课”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教师、发展教师的最基层组织。面对新课程全面实施和推进,教研组如何加强“同伴互助”,激发教师潜能,共享集体智慧,提高教研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界探讨的热点
标签:同伴互助,教研质量,幼儿园文化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71次
-
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分析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的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呼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
标签:幼儿行为问题,案分析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275次
-
园长你要把好幼儿园发展的“舵”
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园长是幼儿园的灵魂。园长的风格气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幼儿园里的每一个人。幼儿园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它值得园长在每天的工作中慢慢体验、悄悄积累。如果说幼儿园是航船,那园长无疑是
标签:舵,幼儿园发展,好园长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90次
-
怎样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能力
近几年,随着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幼儿教师在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同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人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关心爱护着每一位幼儿。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育能力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828次
-
教学方法: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也一定会关注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有效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有效教学,来促进幼儿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从这意义上说,也体现了我们教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员的一种存在价值。那么,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呢?
标签:教学方法,教学有效性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27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