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必经过程,共有15708条结果
-
加强“同伴互助” 提高教研质量
学校教研组是研究课堂、孵化“好课”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教师、发展教师的最基层组织。面对新课程全面实施和推进,教研组如何加强“同伴互助”,激发教师潜能,共享集体智慧,提高教研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界探讨的热点
标签:同伴互助,教研质量,幼儿园文化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71次
-
贴近保育员需求的园本培训
“保教并重”是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原则,保育员是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群体,也是影响保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标签:幼儿园,保育员,需求的,园本培训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38次
-
幼儿园职初教师保教基本功的培养
我们从职初教师培养的重要性、职初教师保教基本功培养的内容、职初教师的有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力求帮助职初教师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幼儿园,职初教师,保教基本功,培养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829次
-
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
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自2006年起,我园探索了园本教研的多种形式,从“一课多研”到“学科教研坊”,从“横向交流”到“多维同研”,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不断提升着专业水平和教育质量。
标签:幼儿园园本教研,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09次
-
面对幼儿冲突的“变、等、劝、教”
面对幼儿冲突的“变、等、劝、教”
标签:面对,幼儿,冲突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888次
-
儿童“集合与分类”核心经验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及其支持性策略
儿童在形成数概念之前,已经具有了关于数量多少的泛化而模糊的知觉,也即对集合的笼统感知,虽然这时儿童尚不能搞清楚集合中元素的确切数量,但已能把集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识,并在比较集合元素数量多少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数数的技能以及相应的数概念。
标签:集合与分类,核心经验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789次
-
外来务工学前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及解决策略
在流入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外来务工子女,在受关注程度、参与教学过程、接受教师评价等方面普遍面临着不公平的问题。
标签: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解决策略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1859次
-
幼儿园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幼儿园的管理原则,是根据幼儿园教育任务、特点、管理规律及上述原理提出来的,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较多,这里主要针对办园指导思想和管理基本要求,强调下列五条,作为实施幼儿园管理的行动准则。即:
标签:管理,原则,教育任务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600次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春天的音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春天的音乐
标签: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春天的音乐类别: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2304次
-
浅议中班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动手动脑”学科学
中班的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不难发现,他们好动、非常喜欢模仿,语言学习能力也大大提高。他们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未知,各种科学现象激发着他们探索的欲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要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其动手的能力,进而使其动脑,最终能主动去探索。
标签:中班幼儿,科学教育方法,动手动脑学科学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9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