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心理教育案例,共有22537条结果
-
家长应给孩子诉说的机会(彭爱云)
孩子正处于生长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是很强,但也有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每做一件事,都有自己的理由。因此,当孩子发生问题时,家长应冷静下来,给孩子诉说的机会,从孩子的诉说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机,然后因势利导进行教..
标签:家长应给孩子诉说的机会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383次
-
带幼儿“触电”的感觉,真好!
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因此,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地方电视台的少儿节目既是我的喜爱,也是我业务学习的一个好机会,我常常被屏幕上鞠萍阿姨的亲切、董浩叔叔的和蔼、小鹿姐姐的活泼、金龟子的快乐所感染,更为节目里那..
标签:触电的感觉,幼教工作者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019次
-
多给孩子动手机会
“妈!来电话了”,上幼儿园的女儿着急地喊着。“你接吧!我正忙着,腾不出手。”“我不会,老师不让我们动电话”。我急忙接起电话。仔细琢磨,责任不在孩子身上,只怪我们平时太爱他们了,包办了孩子们的一切,根本没给他们试..
标签:把机会留给孩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015次
-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探索创新(王娟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幼儿的创造潜能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心理需要。 活动区则是满足这种需要的场所,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可..
标签: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创新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920次
-
孩子的“惊奇”
有一次由于前一天天降大雨,地上非常的潮湿。第二天早上户外接待孩子的时候,豪豪小朋友发现了蜗牛,然后就向我报告了他的发现。我当时只是心不在焉的应了一生。但这一发现却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关注。他们立刻对草丛、冬青树下..
标签:惊奇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59次
-
画风筝
一次郊游回来,我组织了一堂美术课,要求小朋友们把看到的放风筝的情形画出来。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画画兴趣,我首先在黑板上和小朋友一起回忆画出了这样一幅画:一个小朋友手牵着风筝在奔跑,背景是空的,着重于风筝的色彩装..
标签:风筝画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379次
-
家长工作(王娟娟)
教师的职业是为社会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孩子服务。“细微处见真情”是我家长工作的感受。 老师和家长交流的方式通常采用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册、电话以及接送时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内容多为生活中孩子的具体表现、孩子的最大..
标签:家长工作感受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945次
-
老师,你的手也热乎乎(王海红)
每次站队的时候,我们班的幼儿总喜欢抢排头,目的是和我牵手和可以与我说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站队抢排头的幼儿越来越多。最后出现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幼儿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
标签:如何缩短师幼距离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85次
-
劳动最光荣(王娟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 但目前看来,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越来..
标签: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心灵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34次
-
老师,请弯下腰来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每天都在强调卫生问题,每天都在打扫卫生。但校园里、活动室里,经常都能看到废纸、果皮、小玩具随处有,老师走过不捡,幼儿走过更不会捡。为什么?不是我扔的,与我无关。有一次,在活动室门口,我看到墙..
标签: 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099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