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创设与教育,共有30826条结果
-
我眼中的孩子—一新生适应之解读教研沙龙
本次教研以“新生适应”为切入点,通过对新生幼儿的行为解读,收获关于如何解读童心和有针对性教育幼儿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促进教师多角度、多途径地观察幼儿,提供支撑性的策略,促进幼儿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园本教研,我眼中的孩子,教研沙龙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929次
-
青年教师“模仿课”艺术
在我园,无论是外出观摩了优秀的教学课例,还是自创了优秀课例,青年教师都会进行二次甚至三次的模仿。实践证明,“模仿课”是青年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迅速成长的有效途径,对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断乳”、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队伍建设,青年教师模仿课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520次
-
幼儿园中班绘本活动:会飞的抱抱
设计意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归属与爱的需要”列为人的重要心理需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将“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列为幼儿社会领域的一条重要发展目标。
标签:幼儿园中班,绘本活动,会飞的抱抱类别: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3532次
-
“游戏力”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初步尝试
游戏力,基于游戏的亲子沟通方式,被很多人喻为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即通过游戏,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力,并重建父母与孩子间亲密沟通的桥梁。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游戏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隐藏在儿童表面行为背后的需求,并将我们的关怀、爱心、赞赏、鼓励、期望和界限等,“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标签:幼儿园游戏活动,游戏力,幼儿园教学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617次
-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
设计意图 故事《好长好长的名字》构思特别,借助小狐狸的形象反映了幼儿阶段一个很典型的心理特点:常常羡慕他人拥有的东西,并且求多求全。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欣赏自己,接纳独特。
标签: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好长的名字类别: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10549次
-
游戏环节案例分析:他们也在游戏吗
在参加杭州市西湖区“读懂孩子的游戏”的研讨活动中,我们观摩了新金都幼儿园的建构游戏现场。该幼儿园是一个社区幼儿园,规模不大,这是该幼儿园第一次开展大型建构活动。
标签:案例分析,幼儿游戏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5418次
-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绳”彩飞扬过新年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 “绳”彩飞扬过新年
标签: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绳彩飞扬过新年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2890次
-
聆听孩子真实的声音
聆听孩子真实的声音
标签:聆听,孩子,真实的,声音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748次
-
同伴交往,新入园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通关牌
新入园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熟悉的面孔,他们在心理上是非常紧张和恐惧的。而如果有了相知的伙伴,幼儿就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对新入园幼儿交往行为的观察中,我发现了不少孩子们交往的“小秘密”。
标签:新入园幼儿,适应集体生活,通关牌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2046次
-
让座位形式成为班级流动的风景线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前排的学生是在教师的私人空间内上课,受教师的影响比较大,会强烈地感受到教师的存在。
标签:座位形式,班级,流动,风景线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3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