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学行为,共有15709条结果
-
在童话表演中学常规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时时刻刻自我约束。如果借助童话故事来进行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常规,会让教育变得生动有趣,孩子容易接受,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将童话表演延伸到日常活动中,能培养孩子的自我表现力,树立自信心。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标签:童话表演,常规培养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801次
-
区域游戏:三看三导解游戏之惑
区域游戏对教师而言,是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启发、引导他们与环境、材料、同伴、教师等互动获得相关经验。
标签:区域游戏,三看三导,解游戏之惑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429次
-
例谈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活动的有效性是当前集体教学活动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的价值追求。作为幼儿艺术表现的重要方式,美术活动如何凸显其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兴趣。
标签:美术教育,美术教学活动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095次
-
专访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园长宋丽玲
园长简介: 宋丽玲,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专业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得全国宋庆龄幼儿教育奖、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黑龙江
标签:首席研究者,专业尚志幼儿园,幼儿园园长宋丽玲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171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让合作更精彩
一天,我被邀请去看一个活动。进门时,有教师递上了当日的活动日程。一看,是一个大班绘画活动,活动的名称是“心目中的小学”。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合作更精彩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812次
-
队伍建设:跟进听课,共同成长
开学后的第三周,随堂听课又开始了。周二上午我和教学助理来到中二班,陆老师微笑着说道:“今天来听我的课啊!”显得很淡定。
标签:队伍建设,随堂听课,教师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39次
-
幼教"小学化"的6大危害!
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小学化往往使孩子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标签:幼教,小学化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434次
-
个别儿童融入集体的尝试及成效
个别儿童的问题可能是幼儿园老师经常会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儿童通常有着社会能力问题或认知能力问题或行为问题。教师应根据个别儿童的具体表现与个性特征,联合家庭形成教育合力,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这些个别儿童解决问题,尽快融入集体,在社会交往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标签:个别儿童教育,集体教育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259次
-
手工活动中探究式学习方式初探
在幼儿园活动中,手工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这是因为在活动过程中人人可以动手,作品完成后个个都有成就感。的确,手工材料五花八门,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蕴含了观察、思维、操作、想象、创造等多种学习价值。
标签:幼儿园手工活动,探究式学习,学习方式初探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2122次
-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在促进学前儿童入学准备这一问题上,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对入学准备的看法不但反映了他们对儿童入学前应具备的性格、习惯、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期望,而且这种看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自身的教育行为。
标签: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21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