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育实践,共有20897条结果
-
我更想成为爸爸的儿子——男孩子身上的“男性气概”
在幼儿园里,男孩子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似乎要比女孩子更多……
标签:个案分析,爸爸的儿子,男性气概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234次
-
浅谈幼儿园女幼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等人对北京市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的研究表明:大约2.9%的幼儿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将近59.5%的教师的职业倦怠倾向比较显著,没有职业倦怠的幼儿教师只占37.6%。研究幼儿教
标签:家庭,冲突,倦怠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94次
-
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情绪是个体对外部和内部事物的主观体验,它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变化,包含生理成分、表情成分和体验成分。[1]在婴幼儿阶段,尤其是在婴儿阶段,他们的情绪有些“变化无常”,因此有人将该阶段的婴儿形象地称为“情绪俘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情绪在内容的丰富性、体验性上不断“内化”,儿童从最初的“情绪俘虏”逐渐转变为“情绪主宰者”,在与他人相处时更加有技巧,能在互动中表达、识别以及控制情绪,还能更好地协商他们的“关系世界”。近年来,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标签:儿童社会性发展,情绪能力发展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451次
-
评优活动中的三次策略调整
北京市教师半日评优活动就要来临了,为了迎接这个比赛,让园所参评的教师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我作为主管主任进行了细致的谋划。
标签:幼儿园评优活动,策略调整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462次
-
教师如何正确指导幼儿使用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一种媒介、一种符号,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的作用并不会“自我凸显”,只有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材料,游戏材料的“隐形”作用才能凸显,幼儿才能从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有意义的信息,继而发挥材料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标签:游戏材料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690次
-
让数学材料活起来
一、让孩子的操作“活现”材料 数学材料是否对幼儿有意义需要在活动中检验,孩子操作数学材料的过程能透射孩子对材料的感受:孩子喜欢材料吗?这种材料对孩子难吗?材料能推进孩子的主动探究吗?从而“让孩子的学习看得见”,..
标签:教学经验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164次
-
谈幼儿园的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
标签:管理模式,园长任务,制度管理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21次
-
幼儿园男女同厕引发家长担忧(组图)
某幼儿园大班的女生们在卫生间门口排队,等男生上完厕所再进去 有专家认为孩子们正常的亲密接触有益心理健康 大部分北京幼儿园男女生共用厕所,但有些幼儿园会让大班的男孩、女孩轮流用厕所。本报记者 王..
标签: 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461次
-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快乐蹦蹦跳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快乐蹦蹦跳
标签: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快乐蹦蹦跳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2831次
-
观点采择和角色扮演
观点采择和角色扮演(perspective taking and role taking)观点采择是指幼儿区分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进而根据当时或以前的有关信息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包括考虑别人的态度、..
标签:观点采择,角色扮演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80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