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树立自信,共有5957条结果
-
幼儿数学集体活动中教师有效评价策略探微
自从新《纲要》将以往单列的数学纳入到科学领域后,数学活动被分散到区域或零散的生活环节中去,集体形式的数学活动几乎难见其踪影。实际上,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集体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将幼儿自发获取的
标签:数学,评价,数学活动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675次
-
学习一故事:发现孩子的“哇时刻”
编者按: “学习故事”起源于新西兰幼教课程大纲《Te wha riki》,它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高度一致,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家长的观念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标签:学习故事,哇时刻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745次
-
多方合作 快乐衔接——浅谈幼小衔接工作
孩子进入大班就面临着再过一学年,就会升入小学开始新的学习与生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人学做好心理准备。
标签:多方合作,快乐衔接,幼小衔接工作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707次
-
管理春风化雨 教育润物无声
一个民族的振兴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一所幼儿园的发展同样需要一种“文化”来引领。这种“文化”是幼儿园的灵魂与精神支柱,是幼儿园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和谐发展的时代,如何让管理做到春风化雨,让教育达到润物无声,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标签:幼儿园管理,幼儿教育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245次
-
走进“学习故事”——来自新西兰幼教课程改革的启示
在新西兰幼儿园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叙事性评价方式——学习故事(Carr,2001),近年来在国际幼教界评价颇高,并在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很多幼儿园中推广。
标签:学习故事,新西兰幼教课程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3322次
-
冢园沟通的三点措施
冢园沟通的三点措施
标签:冢园沟通,三点措施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922次
-
让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七种方法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习惯培养对人的一生是何等的重要。
标签: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七种方法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8938次
-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站在孩子的角度
豆豆是我们班非常有个性的一个小朋友,刚接这个班级时,他的种种行为曾让我很头痛。他是上过一年大班再续留的孩子,在班上极不合群,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活动,常常发脾气。
标签:幼儿教师,观察记录,孩子角度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4968次
-
幼儿园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幼儿成长需要伙伴,需要时间,需要广阔的空间,需要独立、自由,需要群体。于是幼儿来到了幼儿园,就会在宽松、和谐、温暖的集体中游戏、生活、学习。但是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好动、好奇、好模仿,知识经验缺乏,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故。
标签:幼儿园,事故,预防,处理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395次
-
家园共育:当孩子胆怯时
家园共育:当孩子胆怯时 前不久和朋友带孩子去游乐场玩时,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一些孩子在透明的长桶里爬,通过动力运过来的水从上方倾泻下来,钻桶中的孩子发出兴奋的尖叫声。很多家长都鼓励自己的孩子去玩这个钻桶。这时,钻桶附近一名大哭的孩子引起
标签:胆怯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0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