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筷子站起来,共有13359条结果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为什么不赞成以绘本为载体展开其他活动
提到绘本,在这几年火起来了,尤其是在学龄前儿童中,在幼儿园教育中,对3—6岁儿童实行绘本教学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图文并茂的幼儿绘本,不仅能够反映幼儿生活,而且也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对于开拓幼儿的想象
标签:绘本,教师随笔,活动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951次
-
笑对孩子的反哺,与他们共成长
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当人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的确,在知识犹如海洋的今天,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每一位教师或者父母都应是“生而有涯学无涯。”作为教育者只有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他们共同成长。
标签:笑对孩子,与他们共成长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813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轮胎的别样玩法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材料应来源于生活,体育活动中的器材也应如此。我园针对大班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在户外活动中积极使用轮胎开展游戏,让其变废为宝,成为户外体育游戏器械。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轮胎玩法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492次
-
“小能人”的培养策略
我家的大宝和二宝,一个九岁,一个五岁;一个上小学三年级,一个上幼儿园中班。提起他们小哥俩,认识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这俩孩子真能!”所谓“能”,是指他们很独立,很能干。比如,大宝自上一年级开始就能够自己单独上学、放学;还能够一个人拿着钱去超市为全家人买菜。二宝年龄虽然小,但是独立意识也很强,平时他的玩具和图书都是自己整理。
标签:小能人,培养策略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805次
-
幼儿园中班教案:戴眼镜的小猫
幼儿园中班教案:戴眼镜的小猫
标签:教案,眼镜,小猫类别: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3608次
-
大家一起“玩泥巴”
今天的孩子,特别是城里的孩子,都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着,玩的是高科技的玩具,跟泥巴接触得少得可怜,更不用说去玩泥巴了,即便是想玩,也多被家长以脏、易传染细菌的理由阻止。
标签:大家,一起,玩泥巴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267次
-
一起走进童“画”世界
在《学前教育》每期参与“编读往来”栏目互动读者的赠书中,9期的赠品书很特别:一套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绘本。翻看书的时候,我们不觉有些惊奇:这么完整且颇具哲理性的故事,都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吗?他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带着好奇和疑问,我们走进了丛书创作的指导者苏清华和大田老师的艺术工作室。
标签:童“画”世界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4358次
-
童言无忌:肚子里的声音
童言无忌:肚子里的声音
标签:童言无忌,肚子,声音类别:生活百科浏览次数:909次
-
创造就蕴藏在“破坏”中
幼儿教育中有人倡导“无错”原则,认为孩子是没有过错的,不应该一味批评。同时也有人认为,孩子的创造力往往表现在错误和破坏之中。
标签:创造,蕴藏,破坏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886次
-
大班音乐故事表演《毛毛虫变蝴蝶》与反思
毛毛虫和蝴蝶》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音乐故事情节充满童趣,音乐形象深受幼儿喜爱。因此,我选择了这个音乐作品,辅以影像资料的观赏、手臂动作的指导,启发幼儿通过倾听歌曲、理解故事情节、感受音乐性质、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故事内容,体验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标签:大班,音乐故事,表演,毛毛虫变蝴蝶,反思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340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