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有效性思考,共有13370条结果
-
设置教学“陷阱”,让科学活动更精彩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科学活动教学中倘若能够灵活设置“陷阱”,使幼儿在“落入”和“走出”“陷阱”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这往往能使幼儿在“陷阱”中经受锻炼和获取有益经验,对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等大有裨益。
标签:幼儿园科学活动,设置教学陷阱,科学活动更精彩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939次
-
做“百变”园长 成就“幸福”教师——谈科题研究中园长的角色定位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课题研究是教师由理论走向实践的绿色通道,也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开展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提升实践智慧的阶梯和平台。常见的幼儿园课题研究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专家在上面讲,老师在下面听;骨干率先发言,普通教师人云亦云。
标签:百变园长,幸福教师,科题研究,园长角色定位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660次
-
徜徉在弹性课堂上
教师预设的课堂应能承载所有参加活动的幼儿对于这次学习的需要。但在课堂这个动态的活动过程中会因为种种状况生成出一些新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弹性处理,以满足幼儿生成的新的学习需要。 一、目标弹性
标签:弹性,课堂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669次
-
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
园本教研作为当前幼儿园的一种主要教研形式,是一种基于行动的教育研究,这与园本教研本身的内涵和当前注重生态取向的研究理念相契合。
标签:幼儿园,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800次
-
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实施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摘 要] 人发展的核心是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建构幼儿园文化,就是为找回不断缺失的社会价值,为此要调整长期偏离的培养目标,把平等、尊重、自律、宽容、互助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儿童根基品质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文化建设,社会价值观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046次
-
适应期教师职后培训的“诊研”模式
适应期教师是指教龄为3~5年的教师(姜勇、阎水金,2006)。这一阶段的教师在教学上克服了新手期的种种不适应,在班级日常业务与管理上逐渐达到基本熟练的状态。
标签:适应期教师,职后培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73次
-
爱赢社—幼师公益培训通知
中 国 民 办 教 育 协 会 学 前 教 育 专 业 委
标签:幼师培训,公益培训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4361次
-
公平与质量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发展——访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李子建
李子建,西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亚太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历任香港教育学院副校长(学术)及课程与教学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同时是国内多所师范大学的兼任或客座教授。
标签:公平与质量,学前教育发展类别:学前历史浏览次数:778次
-
巧用自我暗示法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孩子们升人大班后,利用过渡环节,我们开展了由小朋友讲故事的活动。但孩子们的积极性很低,全班34名孩子,愿意主动到前面讲故事的只有四五名,更多被问到的孩子或摇头回避,或执意不肯。
标签:自我暗示法,幼儿自信心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081次
-
公平与质量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发展——访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李子建
李子建,西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亚太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历任香港教育学院副校长(学术)及课程与教学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标签:公平与质量,学前教育发展类别:学前历史浏览次数:5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