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游戏分析与建议,共有30537条结果
-
幼小衔接的“断层”与“接口”
幼小衔接作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涉及到两个教育环境。如何促进幼儿平稳过渡,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本文从幼儿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探寻有效促进幼小衔接的策略。
标签:幼小衔接,断层与接口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621次
-
大班幼儿个案分析:如何引导孩子融入集体
案例1 刚上小学的女儿在集体跳长绳时经常举起胳膊跳,老师怕绳子打到她,提醒她:“乐乐,把手放下!小心打到你!”两次提醒后,孩子还是依然如故。
标签:个案分析,孩子融入集体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9720次
-
从观察者到教育者——幼儿园川西童谣活动中家长角色的转变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通过系列童谣亲子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家长从参与者的角色逐渐转换成教育者,成为我们教育的伙伴,共同对幼儿实施教育,使童谣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同时也使我们川西的民间童谣焕发新的光彩。
标签:观察者,教育者,家长角色,转变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1274次
-
“有备而来” 让教研更有效
课改以来,大量信息的涌入、课程实施的园本化成为每个幼儿园的一项重点工作,新课程的实践与学习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签:有备而来,教研,更有效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792次
-
对理想课程的执著追求——从静安区南西幼儿园的游戏课程说起
在参与“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目)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课程领导力的意义和价值。首先,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自主权的体现,强调了课程的校本特色。
标签:幼儿园课程改革,幼儿园理想课程,幼儿园游戏课程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006次
-
我园新教师培养的三个步骤
教师素质水平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幼儿园发展的希望所在。近两年来,为缓解孩子入园难的迫切需求,我区相继增设了多所公办园,新教师不断进入幼儿园,已经成为幼儿园工作的主力军。
标签:队伍建设,新教师培养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240次
-
幼儿园小班案例反思:生成主题活动《蚂蚁》
幼儿园小班案例反思:生成主题活动《蚂蚁》
标签:幼儿园小班,案例反思,生成活动蚂蚁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211次
-
小班幼儿学习故事:三色方块
发生了什么 在中班活动区里,小瑜(视频中穿红背心者)和小巫(视频中穿黑背心者)在各自垒三色方块(即原木色正方体积木的六个面分别贴有红色、绿色、蓝色的圆形和红色、绿色、蓝色的正方形图案)。
标签:学习故事,三色方块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986次
-
放一放,让教师的参与更真实——以“天气报告”栏的系列教研活动为例
教研活动中存在着“收”和“放”不均衡现象。“收”得过紧,容易出现教研主持人或者个别教师的“一言堂”;过于“放”,典型的就是“你说,我说,大家说”,教研容易停留在“交流”层面,缺少深度思考。那么,在教研活动中,如何把握“放”的艺术,引导教师真实参与,
标签:天气报告栏,教研活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889次
-
孩子们的新游戏“接着玩”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戏,说它不同寻常,那是因为游戏是孩子们自己发明且不断创新的;这是一个神奇的游戏,说它神奇,那是因为我们的游戏材料是孩子们吃鸡腿后剩下的鸡骨头;这是一个有魔力的游戏,说它有魔力,那是因为这个游戏能紧紧地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它身上,需要全体孩子一起动脑筋才能完成。
标签:孩子们,新游戏,接着玩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7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