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好把握,共有14976条结果
-
幼儿园小班活动设计―认识自己(科学领域)
幼儿园小班活动设计――认识自己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从而初步了解自己的性别;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3、激发幼儿乐意参加集体游戏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选择有一面大镜..
标签:小班活动设计类别: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6739次
-
指导小班幼儿开展娃娃家游戏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玩的区域游戏。游戏中,幼儿喜欢与同伴担任同样的角色,多操作,少交往;部分幼儿已不满足于单纯地摆弄玩具,他们会将生活中的事物在游戏中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再现出来。
标签:小班幼儿,娃娃家游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9665次
-
学前儿童归属感培养的教育建议
对于幼儿来说,归属感是感觉到自己是家庭或幼儿园中的重要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以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是对自己所处的群体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
标签:学前儿童,归属感培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284次
-
照镜子的自由
一个聪明人发明了世界上第―面镜子,他把做镜子的方法传给了全世界。 一个国王很高兴得到了―面镜子。在这之前,这个国王从来没有过镜子,也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国王的这面镜子是一个官吏给他的,他想从中得到好处。 国..
标签:童话故事,照镜子类别:幼儿文学欣赏浏览次数:925次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用的垃圾
幼儿园 大班数学教案 有用的垃圾
标签: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垃圾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1994次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大伟真的变了
大伟是我们班很“厉害”又很有个性的一个男孩子,长得虎头虎脑,高高大大,平日里总是不断地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大伟,变了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009次
-
改掉大宝宝爱“吃手”的坏习惯
很多小宝宝都会有吃手的经历,那是因为宝宝从出生开始,便在探索这个神秘而多彩的世界。探索的方式也是最本性和直观的,即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触摸、去尝试。几个月大的宝宝吃手,其实是一个好现象,这是母乳期的宝宝在练习吮吸吞咽的功能,并且吃手的一系列动作可以帮助宝宝协调手和嘴巴的合作能力,标志着宝宝支配自己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当然也有可能是宝宝饿了、渴了的表现。
标签:卫生习惯,大宝宝爱“吃手”,坏习惯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243次
-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站在孩子的角度
豆豆是我们班非常有个性的一个小朋友,刚接这个班级时,他的种种行为曾让我很头痛。他是上过一年大班再续留的孩子,在班上极不合群,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活动,常常发脾气。
标签:幼儿教师,观察记录,孩子角度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4968次
-
借鉴“学习故事”,破解儿童学习与发展之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十余年后,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再一次清晰地指出:“儿童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原点”“研究儿童以及儿童的学习”“破解阻碍儿童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才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心。
标签:学习故事,儿童学习与发展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672次
-
在区域活动中探索建立规则——以中班角色区“小餐厅”为例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规则)的建立不仅是未来社会文明的需要、目前集体教养的需要,同时它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幼儿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
标签:区域活动,中班角色区,小餐厅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7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