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理解环保,共有9027条结果
-
双语教育在幼儿园
“双语教育”是一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授除外语外其他学科知识的媒介和工具,从而达到既提高外语水平又学习学科知识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标签:双语教育,幼儿园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408次
-
巧用“评价环节”发展幼儿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借助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工艺美术作品、建筑作品、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等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其内在魅力,丰富幼儿审美经验,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审美评价能力和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标签:评价环节,幼儿审美能力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392次
-
多元表征与早期儿童的数学学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多元表征的研究已成为认知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热点,数学学习中的多元表征研究也成了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标签:多元表征,早期儿童,数学学习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2033次
-
图画书——情绪课程的有力支持——评《让图书成为比比课程的好朋友》
一群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教师们,将一个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致力于使孩子们获得健康心理能力与技巧的课程——比比课程,与一个与孩子的心理特点相契合的表达系统——图画故事书,有机、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使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不禁使我们感叹于教师们对教育的责任,感叹于教师们对儿童的尊重,感叹于教师们对儿童健康发展的期望。
标签:图画书,情绪课程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360次
-
儿童早期说谎行为研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儿童早期说谎行为是近年来儿童心理认知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是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标签:儿童,早期,说谎行为,研究,教育,启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510次
-
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有效教学探微
儿童文学作品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范本”,集人文性和情感性于一体,也是向幼儿展示丰富语言内涵和多彩语言形式的重要载体。
标签: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教学探微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117次
-
运用“学习故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习故事(Leaming Story)”是由新西兰学前教育学者卡尔提出的。“‘学习故事’既是一种评价儿童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方法。
标签:学习故事,教师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4533次
-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有趣的石头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有趣的石头 活动目标 关注目标:关注周围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石头及其用途。 知识目标:初步感知石头的特性,了解石头与人类的关系。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幼儿想像力、认知能力及动手操作能..
标签:大班主题活动类别: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浏览次数:1340次
-
学习一故事:发现孩子的“哇时刻”
编者按: “学习故事”起源于新西兰幼教课程大纲《Te wha riki》,它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高度一致,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家长的观念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标签:学习故事,哇时刻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745次
-
六问幼儿园绩效管理考核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采用绩效管理制度,但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将促使我们不断展开讨论和研究,最终摸索出适合幼儿园使用的绩效管理方式和途径。策划本次专题之前,我们访问了多名幼儿园
标签:绩效管理,管理考核,幼儿园考核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