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心中好老师,共有38994条结果
-
了解早期干预,促进普特融合
0~6岁是孩子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极高的时期,3岁时孩子的大脑已达到成人脑重的75%,从出生到5岁又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快阶段。因此,加强对这个年龄段的干预工作,以O~6岁孩子为早期干预对象,特别加强对O~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标签:早期干预,普特融合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977次
-
幼儿园管理策略:管理,从“心”开始
作为一名女性园长,管理着几乎是清一色娘子军的特殊群体,多年的实践使我深切感受到,在女人王国中,如果仅仅注重硬性管理是不够的,还要善于进行软管理,即重视心理管理,从而实现管理的艺术化。
标签:幼儿园,管理策略,管理,开始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603次
-
童言无忌1
1.乐乐有点口吃,听他说话真是有点费劲,这不,今天他又在跟老师说:“老---师,我---想要---”,老师没有听出来:“嗯?”乐乐又说了一次,可老师还是没有听出来,乐乐急得满头大汗,师生俩僵在了那,玉林“呼呼”..
标签:幼教随笔,童言无忌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380次
-
润心细无声——浅谈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观念的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新的社会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在不断的形成,加之我国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存在,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留守家庭日益增多,使传统的家庭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的需要,越来越远离孩子们的要求。
标签:浅谈,家庭教育,父母,教育观念,转变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1632次
-
如何选择幼教科研课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标签:园本教研,幼教科研课题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372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甘做麦田守望者
回望26年的幼教之路,行走着、探索着、收获着、享受着,其间也曾困惑过、迷茫过、徘徊过、挣扎过。多年之后,我无悔于当初的选择,我愿意像塞林格笔下的那位16岁少年,心甘情愿地做悬崖边的麦田守望者,守望那弥足珍贵的童心。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麦田守望者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5517次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想飞的小象》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想飞的小象》
标签: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想飞的小象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3826次
-
中美育儿观的差别有哪些
中美育儿观的差别有哪些?相信有很多的宝宝的爸爸妈妈们不太清楚吧,那么就请听小编为大家娓娓道来好了。希望能对您的育儿经验有所提高和帮助哦!
标签:中美育儿观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45次
-
幼儿园管理工作:“虚惊”之后
安全无小事,处处须留意。我们体会到:只有从粗线条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才能真正让“安全”意识扎根于教师和家长心中;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推动园长、教师、家长的相互理解、支持、配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标签:幼儿园,管理工作,虚惊,之后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823次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精灵
班上开展《种子食品品尝会》的活动,配班男老师和小朋友开玩笑说:“可不能随便乱吃,这些种子吃到肚子里会发芽长大哦!”结果不少小朋友信以为真。由此我想起儿子小时候在家吃瓜果也总是特别小心,如果偶尔一次不小心吃了一粒西瓜子,会哭半天,认为种子到肚子里会发芽长大。苦口婆心地解释半天,他仍将信将疑。
标签: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精灵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31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