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学习兴趣,共有21590条结果
-
不同活动课的故事教学技巧
故事讲述是培养和提高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积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可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幼儿比较喜欢听故事、表演故事,对故事讲述的积极性却并不很高。
标签:教育活动,故事课,教学技巧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947次
-
提升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方法(荣娟娟)
一般家长认为,要提升数学能力就是要多做,培养兴趣。事实上,兴趣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每次考试都要考得好,产生信心,才能生出兴趣来。所以数学不好,问题不在自信,而是孩子的能力不足所致。 那么,我们应如何提升孩子的数..
标签:提升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068次
-
小班特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小班的皱纹纸团搓是以培养幼儿对团,搓,撕的兴趣为主。主要方式是团,搓,撕等。整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团,搓,撕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这学期教师是在培养幼儿对团,搓,撕的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
标签:类别:幼儿园小班班务总结浏览次数:1631次
-
和宝贝“恶补”数学
YOYO宝贝出生在寒冷的12月,今年4岁了。我一直觉得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童年,所以平时的教育以孩子自己的发现为主。
标签:宝贝,恶补,数学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792次
-
幼儿教育的四条基本原则——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点体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两万多字,要特别关注“说明”部分,尤其是最后一条“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在笔者看来,如果把“应把握”换成“必须把握”会更有力度。实施《指南》“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标签:幼儿教育,基本原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9691次
-
幼师个人工作计划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把这一学期的各项工作做好,在期初做一份系统的计划是必要的。
标签:幼师,个人,工作,计划类别:幼儿园个人计划浏览次数:3068次
-
5~6岁幼儿家庭阅读活动模式的构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儿越早开始阅读,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
标签:幼儿,家庭,阅读活动,模式,构建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348次
-
用《指南》导向 做有效父母
国家教育部颁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时,适逢儿子上小班,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知道《指南》既是我们老师的工作手册,又是家长的育儿宝典。
标签:指南,有效父母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283次
-
关注幼小衔接,为儿童搭建快乐成长的阶梯
近年来,学前儿童知识学习超前和过度、小学生知识学习负担加重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家长普遍关注的焦点,幼小衔接也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标签:幼小衔接,快乐成长阶梯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2416次
-
家园合作,建设幼儿教育共同体
对幼儿来说,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主要生活、成长环境,犹如一车两轮,必须同步前进,密切配合。几年来,我园在家园共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活动内容与方式上不断更新,逐步探索出一条成熟的家长工作之路。
标签:家园,合作,建设,幼儿,教育,共同体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16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