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孩子的心理障碍,共有38902条结果
-
有多少“西方教育理念”被误读
2014年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改年”。刚刚开年,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端出“教改大餐”。 在被公开报道的改革举措中,既有宏观层面的制度性变革,也有具体的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比如旨在均衡教
标签:西方教育,教育理念,教改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55次
-
从鸡尾酒会效应看早期教育的有效性
你在一个人头攒动的房间里,认真地和某个人说话,其他声音似乎都不存在。突然,房间的另一头有人说到你的名字,于是,你的注意马上转到那边。
标签:鸡尾酒会效应,早期教育有效性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40次
-
家长是牵动幼儿情绪的重要因素
&nb
标签:家长,幼儿情绪,重要因素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704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不要让孩子被“网”住了
在“互联网+”时代,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等新媒体有着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放任鼓励孩子使用。家长认为学习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可以扩大孩子的社交圈,APP应用也可以辅助他们的学习,况且移动互联网技术也是未来时代的发展趋势,使用新媒体设备还可以激发孩子对信息技术的探索兴趣。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孩子被网住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427次
-
一个全球性和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幼儿园教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一)
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教育中的所作所为,取决于教师是否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果教师整天处在“云里雾里”,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或者去做(或被要求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很难以去谈及幼儿园教育的质量问题。
标签:挑战性问题,幼儿园教师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55次
-
幼儿园家园互动:变“任务”为“需求”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家长资源,真正实现家园共育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标签:幼儿园,家园互动,任务,需求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082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让孩子简单愉快的进餐
我班徐新翔虽然此刻升中班了,午餐时还经常挑食,每次吃饭时总是有问题,不是嫌太多,就是什么不爱吃。有时一顿饭他能吃半个多小时。有一次他吃得太慢,我就想喂他吃能快一点,当我把青菜喂进他嘴巴的时候他好象要呕吐一样。最后,大半菜全剩在碗里,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进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61次
-
幼教案例:批评也需要艺术
卡罗林-奥林奇曾说过“有些言语和行为能给人脆弱的心灵带来创伤,且这种伤痕会伴随人的一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他的人格、心理健康状况,甚至是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我之所以有上述的感慨,都是由以下这则案例引发的:
标签:幼教案例,批评艺术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555次
-
浅谈我对婴幼儿语言的培养
婴儿语言发展既有一般规律性,又有个体间的差异性。有关婴儿心理学的书指出:“婴儿在十五个月时,一般都能掌握十个以上的词语”、“一岁半的婴儿能说出五十至一百个以上的词语,并能说出有两个词组成的句子;两岁的婴儿能说出..
标签:语言发展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439次
-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彭爱云)
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孩子上幼儿园后,父母经常提到的话题是在幼儿园学什么了,但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情绪。父母会想,小孩子的脸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情绪不稳定是很正常的事,不高兴时,哄一哄一会儿就没..
标签:关注孩子的情绪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3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