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区别对待,共有3291条结果
-
让借形想象激活幼儿的美术课堂
幼儿进入小班,对绘画活动还是比较的陌生,更谈不上什么技能技巧了。但别看幼儿小,对周围的世界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和审美能力。因此,在认识图形或线条的时候,我始终坚持以游戏的方式开展,让幼儿们在看看、想想、说说、画画的过程中,学会借形想象画的方法。
标签:幼儿园美术教,借形想象绘画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3594次
-
教育管理者不妨适当“不务正业”
教育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相互影响,相互进步的一种行为方式。没有完全与人世间隔离的教育,只要你从事教育,都需要适当的“不务正业”。海门东洲中学原总校长张炳华在学校智慧管理的报告中自
标签:教育管理者,智慧管理,不务正业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51次
-
教学方法:幼儿学折纸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折纸就是这样一项深受幼儿喜欢的运用手指尖的手工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手脑并用的益智活动,能培养幼儿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和做事的顺序性、条理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标签:教学方法,幼儿学折纸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4686次
-
“绘画艺术语言”的有效教学探索
“绘画艺术语言”从理论上似乎很复杂和抽象,如色彩基础知识、图案基础知识等。因此,在形式上,应将内容设计成幼儿易理解接受的生动形式、将抽象的概念简化尤为重要。
标签:幼儿园美术教育,绘画艺术语言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846次
-
幼儿园园本教研:走进课堂,聚焦音乐游戏案例交流
活动背景: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了“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标签:幼儿园园本教研,音乐游戏案例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164次
-
教育,怎样才快乐
传统的教育方法讲究“吃苦”,“没有苦哪有甜”,为了成才要“头悬梁,锥刺股”。其实,苦苦求知对学生身心发展都不利。华老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快乐教育比苦苦求知效果好。
标签:教育,才快乐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100次
-
以情态管理促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在工作中富有激情、想象力和感染力,所以她们在工作中常常需要“情感支持”。这种情感性的特征代表着幼儿教师对专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也传递着幼儿教师希望得到专业发展方面的支持。
标签:情态,管理,教师,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272次
-
浅析新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的有效路径
近几年,随着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愈加重视,大量年轻教师充实到幼儿教师的队伍中来,在我园,3年左右的新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他们的自主发展观念以及专业素养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发展优质教育。
标签:新教师,专业发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457次
-
我不愿意当组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心理压力
一天,女儿盈盈放学回家,告诉我,她不想再当小组长了。我问上大班的女儿为什么。女儿回答:“以前想当小组长,因为老师表扬我,小朋友也喜欢我,现在我不想当,因为小朋友都不愿意跟我玩,说老师总是表扬我。”我继续问:“要是小朋友都选你呢?”结果,女儿回答:“我可以让给其他小朋友。”盈盈平时很乖,能力很强,在幼儿园一直表现非常好,可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孩子却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心理压力。作为家长,我要不要跟老师反映,别让盈盈继续当小组长?怎样才能帮助盈盈应对这意外的心理压力呢?
标签:心理教育,当组长,心理压力类别:心理特点浏览次数:4492次
-
家园互动:解决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感
解决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感
标签:家园互动,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9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