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个人工作总结,共有16860条结果
-
探求有生命力的幼儿园管理之道
中国早教论坛组委会秘书长孙钢充满激情地呼吁,学前教育需要得到社会更广泛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更多志同道合之士一起努力,探索出更健康、优质的幼儿园特色管理之道,从而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标签:探求,有生命力,幼儿园管理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798次
-
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教师的风采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
标签:自己,言行,诠释,教师,风采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770次
-
告别小红花和兑换礼物——灵活丰富的精神奖励对孩子更有效
中国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奖励孩子,一般都是采用小红花,贴画,五角星,盖印章,然后积累要一定数量之后可以兑换小礼物,这样的奖励固然有些用处,但是显然缺乏引导性,物质奖励很大程度也不利于孩子建立内在驱动力。
标签:奖励,奖品,表扬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714次
-
享受绘本——幼儿园绘本集体阅读活动步骤详解
众所周知,绘本阅读的最佳和最自由形式,是家庭亲子阅读,不受时空和其他条件限制,可随时展开。有关亲子绘本阅读的文字已经有很多,本文不赘述,而是尝试结合本人的所见所闻和已有的集体绘本讲读经验,总结归纳幼儿园绘本集体阅读活动的大致步骤和注意事项。
标签:幼儿园绘本,集体阅读活动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4347次
-
信息时代家园共育的网络支持策略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手册”“电话”“家长会”“宣传栏”“家访”等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
标签:信息时代,家园共育,网络,支持,策略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1802次
-
最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
《最好的教育,就是坐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这是网络上转载率非常高的一篇文章,来自作家章红的《慢慢教,养出好小孩》一书。吃饭是教育,这在我们幼教行业里是常识,我们马上能联想到的是,孩子该如何洗手,如何拿筷
标签:最好的教育,教育核心,教育观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530次
-
《指南》学习三步走:读、品、行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全面、系统地明确了3~6岁各个年龄段幼儿在各学习与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同时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的教育建议。
标签:《指南》,三步走,读、品、行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586次
-
中美儿童教育的差异
一、不同的教育传统 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
标签:中美儿童教育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419次
-
幼儿园教师述职报告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老师分四种类型:智慧爱心型,爱心勤劳型,勤劳良心型,良心应付型。工作以来,我一直不断努力,积极思考如何做好幼儿教师工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幼儿教师,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奋进。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标签:幼儿园教师,述职报告类别:幼儿园个人总结浏览次数:15500次
-
幼儿教师的角色转换
在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现代文明的不断传播,幼儿园体制开始发生变化,学前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面临着新的变革。在学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诠释幼儿园教师角色呢?无论是“人类灵魂
标签:角色,转换,待遇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2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