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学习4,共有22709条结果
-
“麻雀”和“医生”的故事——亲子阅读活动设计有效性的课例诊断
课例分析式教学诊断是借助必要的媒体手段,运用一定观察与诊断技术,理性地对某一活动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在积极的互动中寻求更有效的对策。
标签:亲子阅读活动设计,课例诊断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054次
-
从“画话日记”谈幼儿绘画技能教学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
标签:画话日记,幼儿,绘画,技能,教学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4090次
-
关注幼儿的前科学概念
为什么孩子们"出尔反尔"呢?是健忘吗?显然不是,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幼儿的前科学概念具有很强的顽固性。
标签:前科学概念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446次
-
幼儿园教师案例文本的有效利用——基于“朴素”质性研究的视角
质的研究是“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教师无时不在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推进教学技能的进步,开展着理解幼儿的“研究”,并通过反思性的案例文本呈现这些研究成果。
标签:幼儿园教师,文本案例,有效利用类别:党团文案浏览次数:2221次
-
七彩阳光 润泽童年——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阳光教育”品牌的创建
吴伟芬: 浙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教坛新秀、宁波市科研先进个人;北仑区学科骨干教师、北仑区优秀学前教育工作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
标签:阳光教育,品牌创建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856次
-
快乐性格 让孩子一生受益
快乐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但是由于人为的压制和其他原因,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快乐的。在过分溺爱的家庭里,孩子可能暂时是快乐的,但长大以后,由于缺乏能力和独立性,难以处理许多问题,因而仍然陷入苦恼之中
标签:快乐,性格,孩子,受益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662次
-
台湾保育人员专业培训研究述评
无论是在幼儿园、托幼机构还是家庭中,保育工作都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995年,国家劳动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和《家庭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对保育人员应该接受何种培训、拥有何种技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自当年起,能够在正规托幼机构和幼儿园中从事保育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并持有相应证书。
标签:台湾保育人员,保育员专业培训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551次
-
让孩子们在玩泥巴中寻求快乐
摘要: 泥塑,又称“玩泥巴”。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泥塑艺术在幼儿园中是一种简便、经济,趣味性极强的艺术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在自由自在的游戏中去创作,去感受美,去感受泥塑的独特魅力,还激发幼儿对祖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弘扬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标签:玩泥巴,寻求快乐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2680次
-
园长必看:28种不同类型员工管理方法
在学校的员工中,由于每个人的经历、教育等方面都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因此性格特点、嗜好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每一种性格的员工,都能代表一个群体,都有着明显的群体特点。作为校长要善于针对不同类型员工的不同特点,
标签:员工管理,管理方法,淘汰机制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110次
-
走出主题背景下美术教学的尴尬境地
主题活动的整合给予幼儿美术创作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美术活动也在整合中让主题活动变得更生动、有趣。
标签:主题背景,美术教学,尴尬境地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898次